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《軒轅劍外傳 漢之雲》是大宇資訊旗下軒轅劍系列的第十二款作品,由DOMO小組 (大宇資訊台北總部研發一部) 開發。正體中文版於2007年12月19日發售。簡體中文版則在2009年1月10日發售。遊戲背景設定為三國時代。遊戲前作為《軒轅劍伍 一劍凌雲山海情》。本作是軒轅劍系列首次使用過場動畫聲優配音[1]。以劇情內容與官方說法,此作與《軒轅劍伍 一劍凌雲山海情》、《軒轅劍外傳 雲之遙》並稱「軒轅劍伍系列三部曲」,《軒轅劍外傳 漢之雲》為此系列之二部曲,時間順序接在《軒轅劍外傳 雲之遙》之後、《軒轅劍伍 一劍凌雲山海情》之前,為系列之中位。[2]
「漢之雲」源自遊戲中飛羽創始人趙雲與遊戲主角皇甫朝雲的一段對話。趙雲說,他與主角的名字中都有一個雲字,他們是大漢的中堅力量,是漢帝國的精英。但從上下文中不難理解,「漢之雲」中的「漢」字並非狹指蜀漢政權,而是指益州百姓,蜀漢子民,或者說整個大漢的命運。[5]
又,製作團隊證實遊戲女主角橫艾有如山中雲霧般的身子,以及她最後選擇了以自己的方式,拯救大漢即將傾覆之危機,因此她其實也是另一重意義下的第三位「漢之雲」。
本次故事以飛羽部隊中的羽之部為主線。公元231年,漢丞相諸葛亮舉行第四次北伐。特殊部隊飛羽配合北伐,奇襲敵人魏國後方,遭遇同為特殊部隊的魏國銅雀尊者。最終雖然打死敵將張郃,北伐仍失敗。其後飛羽領導人讓羽之部去尋找蜀漢名將的兵器和巫山瑤花。一行人途中在吳國境地接納了孫尚香的義女耶亞希跟隨出外「歷練」。後飛之部領導者端蒙企圖行刺諸葛亮,被羽之部救出;領導人焉逢得知自己實為軒轅劍轉世。後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,飛羽隨行,還於子午谷圍困司馬懿並打死銅雀尊者之首紫衣尊者(實為魏帝曹睿),漢軍卻再度陷入了缺糧危機。死而復生的飛羽部隊持國使趙雲不滿諸葛亮多次北伐,勞民傷財卻沒有成果,派焉逢等人去刺殺諸葛亮。卻遇到銅雀尊者中的白衣尊者出現保護諸葛亮。此後飛羽都迷茫於隊友的接二連三的變故中。焉逢最終再次帶領羽之部前去刺殺諸葛亮。與白衣尊者一番相持後,焉逢與白衣尊者決鬥,亦認出對方為自己失散的弟弟---皇甫暮雲,二人合體。此時諸葛亮也走完人生最後旅程。最後與紫衣的戀人,橫艾的妹妹赤衣尊者決戰。橫艾為挽救臨死的妹妹帶她回巫山。
為了替暮雲完成心願,焉逢決定前往山海界。耶亞希始終在海岸苦苦等待焉逢歸來。一日終於看到一名自稱青龍聖者的女子(即是軒轅劍伍中的夏柔)抱著軒轅劍自水面上走來,並告知耶亞希焉逢亡故的消息。焉逢的靈魂化為靈體出現,而此時人間已經過數百寒暑,耶亞希的肉體也早已化為塵土,靈體以焉逢曾給予的劍氣維持原貌。焉逢知道後大為感動,與耶亞希含淚相擁,之後二人的靈體消散於天地間。
在《漢之雲》以前,三國這段歷史便一直為各種歷史題材遊戲所表現,代表作有KOEI(日商光榮)的《三國志系列》遊戲等。但這些遊戲大都以《三國演義》中所記述的歷史為歷史架構。《漢之雲》並沒有採用三國演義的說法,但也沒有完全採用三國志正史,而是以比較偏向正史的基礎上,對歷史人物進行了藝術加工(如諸葛亮,周瑜等人),以呈現遊戲試圖展示的劇情與思想脈絡,頗類似一般影視動漫作品所做的處理。
《漢之雲》將三國並稱為「魏漢吳」[7],而非俗稱的「魏蜀吳」;遊戲中參照史實,蜀漢一方皆自稱「大漢」,軍旗一律繡著「漢」而非「蜀」,也從不承認「魏」的合法性,一律將他們貶稱為「賊」或「曹賊」。而曹魏也一律貶稱蜀漢為「蜀」或「蜀寇」,亦同樣不把他們當作是一個合法政權或國家,只把他們當作地方賊寇;而對諸葛亮的「北伐」,更一律只稱之為「入寇」。
《漢之雲》對諸葛亮的形象塑造頗具爭議,被一些玩家認為放大解讀了陳壽於《三國志》中的「應變將略,非其所長」的說法。陳壽之說,或指諸葛用兵不及其政治才能,或指諸葛亮善於治軍而不善奇謀。在遊戲內,仍多次肯定諸葛亮乃是治國安邦之良才,也以此才能輔佐善於游擊而拙於行政後勤的劉備,並認為諸葛亮不如正史中真實的劉備那樣長於靈活作戰,並經由端蒙、徐庶、橫艾、趙雲等人之口,多次予以質問與批判。事實上,蜀漢在戰爭時大多時候處於主動。諸葛亮在任時,因為其重視生產與卓絕的內政才能,蜀漢國力並未受負累,反而得到極大發展,裴松之註記載「及其兵出入如賓,行不寇,芻蕘者不獵,如在國中。其用兵也,止如山,進退如風,兵出之日,天下震動,而人心不憂。」「亮之治蜀,田疇辟,倉廩實,器械利,蓄積饒,朝會不華,路無醉人。」司馬懿在諸葛亮去世後查看軍營,對其井然有序大為吃驚,評價其「天下奇才」,晉書亦有西晉前期練兵效諸葛亮八陣之法的記載。遊戲中的諸葛亮形象,較屬於與過去在《三國演義》中被過度神化的諸葛亮形象的另一極端,兩方均和真實歷史的諸葛亮形象有所偏離。
遊戲中,晚年的諸葛亮擔憂自己若有生之年無法完成克復中原的重任,將無以報答劉備的知遇與提拔之恩,因而年年北伐,但由於他非用兵之才,因而連年北伐,屢敗屢戰,勞而無功,反而更受困於曹叡君臣所設下之長期消耗戰略中,國力嚴重耗蝕,蜀中百姓漸漸疲憊,因而慢慢可能動搖國土僅有益州一隅的蜀漢命脈。最終亦自我認識而選擇被刺。不過遊戲再最後,對諸葛亮的人格與鞠躬盡瘁,仍有著極高的正面評價。
張郃是一代名將,善於帶兵作戰,曾在街亭大敗馬謖,成功遏止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攻勢,威震西陲。《三國志》記載後來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,司馬懿打算派兵馬追擊因糧盡而撤退的蜀漢軍。張郃反對(因為蜀漢軍隊剛剛大破魏軍,魏軍僅能保全營寨,蜀漢處於戰爭主動,只是歸師而非敗軍),認為必有埋伏,但司馬懿不聽,最後張郃部隊果在木門道遭遇蜀漢斷後部隊埋伏,因膝蓋中箭不治身亡。
《三國演義》則正好跟《三國志》敘述顛倒過來,變成司馬懿判斷必有埋伏,而張郃不顧司馬懿苦心勸阻,執意去追擊敵人,結果才掉入諸葛亮陷阱中而死。遊戲則基本採納了《三國志》的說法,但加入了飛羽以其孫做誘餌迫其親自出馬,結果被端蒙下令射殺的劇情;遊戲並推而廣之,描寫司馬懿事後為了脫避自己的責任,於是親自上書皇帝,報告張郃乃是中伏,膝蓋中箭失血過多而亡,而朝中史官最後也採信了這一說法。
魏明帝曹叡在位時期乃是魏國全盛時期。曹叡為著名美女甄宓之子。本人容貌秀美,聰明果決,早年曾兩次御駕親征,分別擊敗當時赫赫有名的孫權、諸葛亮兩大人物,功績輝煌,一時聲震天下。但他在位晚年過度沈溺於土木建築,勞民傷財,可以說是非常兩極化之君主。
《三國演義》中,曹叡被刻意淡化處理,因此幾乎沒有存在感;一些重大戰略決定也都被偷偷挪去變成司馬懿的功勞。但遊戲中則比較趨近正史,讓他表現相當活躍醒目。曹叡私下偷偷成立了「銅雀尊者」組織,親自帶領他們在敵前敵後暗中活躍;而他不在皇宮的期間,便由其愛好土木工程的雙胞胎哥哥曹璿擔任影子皇帝。最後曹叡因輕敵而早逝,於是曹璿成為晚年的魏明帝。遊戲以此來解釋魏明帝何以前後如此兩極化之原因,饒富趣味。不過歷史上,其實並無曹璿這個人,乃是遊戲為了劇情趣味而杜撰出來架空人物。遊戲中並採納「洛神傳說」,將曹叡父親設定為曹植,而非魏文帝曹丕之子。不過與「洛神傳說」不同之處在於洛神與甄宓並非同一人。
木牛流馬眾說紛紜,學者一般認為那是一種改良過之人力獨輪輜重車,較大者為「木牛」,小者為「流馬」,而非民間傳說中的什麼怪異神奇之物。在遊戲中,則維持將木牛解釋成是獨輪車,而流馬則是一種利用山體高低落差來運送物資的流籠索道。
按照軒轅劍的傳統,漢之雲依然沿用了軒轅劍伍的RenderWare引擎,但開發者著力提升了遊戲的畫質,使之與正傳有很大改觀。但漢之雲固定了遊戲視角,同時也繼承了正傳的一些程式漏洞。
戰鬥系統是改動最小的系統,因此漢之雲的戰鬥系統也和正傳一樣備受玩家批評。相比之下,漢之雲的戰鬥系統還是有一些新內容,利用不少戰鬥中,玩家在面對兩組怪物時可以選擇幫其中一組,該組怪物則逃離戰場,戰鬥難度從而降低。戰鬥中敵方的數量也由五代的3人增加到5人。
開發者還在一個特定的戰鬥中加入了廣告成分,即為大宇自製線上遊戲《軒轅劍網路版2代:飛天歷險》做宣傳。[8]
在前作中,軒轅劍系列特有的煉妖壺系統被移除。漢之雲中開發者重新加入了該系統,並且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進,融合了煉妖系統、天書系統、本陣系統,以及《仙劍奇俠傳四》的鍛冶系統的綜合體。
相當於五代的本陣系統,超過9名以上的隊員可以待在裏面休息,也可以透過這個系統進行隊伍調整。
類似於仙劍奇俠傳四的「鍛冶系統」。可以透過選擇對武器進行鍛冶的怪物之不同,而對送進鍛冶坊中的武器做出屬性能力之類的加成影響。已經被鍛冶過而有所加成的武器防具是無法再送進鍛冶坊進行加工,然而仍可使用煉妖爐進行改造。
相當於四代天書系統中的「房屋」,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的怪物驅逐出境,也可以詳細檢視怪物的資料。收妖的方式和前幾代一樣,但這次是使用「收妖術」。
相當於一代以來的「煉妖系統」。操作也和之前的煉妖系統相當,一樣是分成數個種族,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可以組合出許許多多的變化。另外,本次的煉妖爐並不保證會百分百的煉化成功,如果像之前一樣進行超出使用者橫艾等級太多的煉化舉動,可能會導致煉化出來的東西並非原本預測的東西,甚至可能直接煉化失敗。
根據製作人呂志凱在接受巴哈姆特專訪表示,本次的防拷程式部份將改用SONY公司出品的SecuROM,而不再使用之前《仙劍奇俠傳四》時必須使用繁複手續的Starforce防拷程式。然而,SecuROM依舊在一個月左右便被中國盜版商所破解,而且立刻導致繁體正版銷售量迅速下滑。
有別於前作採用大量新制音樂的做法,漢之雲沿用了從三代到五代的許多配樂,甚至軒轅劍五的開場音樂也被拿來充當戰鬥音樂。在配樂的風格上,也沿襲了《天之痕》一個旋律多重變奏的手法,主題旋律相當悲壯感人。其中《飛羽的戰鬥》《直到永恆》《劍之旅》等新制配樂,得到玩家的好評。
本作的戰鬥系統和軒五相同,但與蒼之濤等戰鬥系統幾乎相同的前代遊戲比較,本作中連普通攻擊和絕招都不會讓敵人的時間閘後退。不少玩家也反映漢之雲的戰鬥,可能是遊戲中較弱的一環。
《漢之雲》在台灣上市一周,銷量達到六萬套。[9]據通路商處側面了解,由於北京奧運的關係,大陸審批在2008年8月前對境外出版物加強管制,因此包含《幻想三國誌4》正/外傳、《漢之雲》等遊戲的審批都被迫暫停。2007年末,遊戲的盜版光盤搶先出現在大陸市面上。北京奧運結束後,這些遊戲皆順利通過審批,取得了發行資格。在距離台灣繁體版上市一年後,2008年12月17日寰宇之星正式宣布發行這三款遊戲。[10]。
2014年7月24日,大宇資訊在《軒轅劍》與《天使帝國》新作發表會上透露,本作將與《大富翁8》一起登陸天貓旗下的天貓盒子。[11]
早在2006年2月中旬,《軒轅劍伍》剛剛有消息的時候,就曾有謠言傳說《軒轅劍伍》將與其外傳同時登台[12]。這一傳說在《軒五》推出後不攻自破,而官方正式對外第一次公布《軒五》外傳的消息是在2007年9月20日[13]。隨之推出的是官方網站的開通倒計時、和故事背景有獎競猜活動。從此時起,官方網站每15天更新一次。
關於本作的命名,自從《軒轅劍伍》以來,玩家一直有所猜測。2007年9月中旬,中國大陸單機遊戲網站《遊俠網》首次公布了一張圖片,其上標明了「漢之雲」這個名稱,由於未得到官方信息,這個名稱被認為是玩家自行創作。官網發布後,該傳言得到驗證,但「漢之雲」LOGO圖像與之前公開的略有區別。此外,「飛羽」一詞被認為是張飛和關羽的合稱,後來官方證實了這一點。
2007年10月5日,一位賣家在《yahoo!奇摩拍賣》上出售《漢之雲》的預定版,並隨之公布了大量的消息,其中包括發售日期、配置要求、主角設定等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